節錄一段荀子性惡篇的原文如下:
人之性惡,其善者偽也。
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,順是,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;生而有疾惡焉,順是,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;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聲色焉,順是,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。
然則從人之性,順人之情,必出於爭奪,合於犯分亂理,而歸於暴。
故必將有師法之化,禮義之道,然後出於辭讓,合於文理,而歸於治。用此觀之,人之性惡明矣,其善者偽也。
...下略...
回想過去的學習,我們對傳統思想的瞭解,其實多半流於表面。若是向現在的國高中生問起,先秦儒家的思想,我敢說,十個人中,有十個都會告訴我們,至聖孔子講「吾道一以貫之」,流傳至戰國時,分為主「性善」的孟子,以及主「性惡」的荀子兩派--這也是過去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,我想,即便是現在,應該也差不了多少。
不過當我們再問起孟子的「性善論」與荀子的「性惡論」的內容時,大多數人大概只能講出孟子的「側隱之心,人皆有之」,而講到荀子,多半還是一句「人性本惡」,便就此了結。
這種對儒家學派的刻板印象,從過去便一直拘束著我們的想法及觀點。
然而如果更深入去看荀子,孟子的學問,而不是只知道教科書中簡單-或者應該說「粗糙」的-「善惡對立」的說法,我們會發現荀子「性惡」與孟子的「性善」,所指涉的「性」,在根本上就有所不同。
簡單一點來說,荀子的「性」指的是人「天生」的「欲望」,而孟子所指的「性」,則是人「天生」的「情感」。
而荀子的「性惡說」,若是要更正確的描述,應該命名為「後天論」,而非「性惡說」。
荀子與孟子所爭論的問題,實應重新表述為:「道德仁義」究竟是先天具有的,或是後天形成的?
回過頭來看一下荀子的原文:
今人之性,生而有好利焉…生而有疾惡焉…生而有耳目之欲,有好聲色焉…
荀子所描述的「人之性」,都是屬於生物學上的「欲望」,是生物為了生存所必需的競爭能力。這種能力,本來並無所謂「善」「惡」之分別,更精確的說,與普世所認知的「惡」的意義,其實相去甚遠。在這裡,我比較認同陳修武在荀子-人性的批判一書中的說法:荀子的性惡論,其本質應是「告子」的「性無善惡」。
如果由「先天」「後天」的觀點來理解荀子的學說,我們也可以發展出另外二個觀點:
- 荀子,孟子之爭,其實並不如教科書所說的,至宋元而定於一尊。就我所知,宋代理學朱陸之爭,有一部分便是關於先天後天之爭。(據聞,當時陸九淵與朱熹爭到面紅耳赤時,甚至差點講出「先王所讀何書?」一句,以非難朱熹後天論點。)
- 一般以朱熹納「孟子」於四書之中,作為孟子性善說勝出之表徵。但從以上的觀點看來,朱子之學,其實已吸納了荀子的「性惡說」在內,而非純然的孟子之教。
再回頭來看看,荀子的「性惡」之說,真正嚴格討論起來,有兩個問題存在:
- 荀子將「性」定義為人天生就具有的特質。此種特質,事實上包含了「欲望」與「情感」兩部分,但荀子全然不提「情感」的部分。
- 正如陸子鵝湖之會所提「先王所讀何書?」,荀子無法解釋若一切均為後天「偽」之,那「聖人化性而起偽」是基於什麼?
其中第二個問題,其根源還是來自於第一問。基本上,若是不把先天的「情感」也納入考量之中的話,是無法解決「人性論」的爭議的。
從現代心理學的發展來看,先天與後天,並不是對立的,而是在交互作用下發揮其影響力。至於人性是善,或是惡?
目前還是一個懸而未決議題。在我個人而言,孟子所言:
蓋上世甞有不葬其親者,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。他日過之,狐貍食之,蠅蚋姑嘬之。其顙有泚,睨而不視。夫泚也,非為人泚,中心達於面目。蓋歸反虆梩而掩之,掩之誠是也。則孝子仁人之掩其親,亦必有道矣。最能表情感之所由。
人天性如此,又怎能輕言其惡?
[註]荀子書中所用「偽」之意義,並非虛假不真之意,而是指「人為」之意,亦即後天影響者。
1 則留言:
這是自己體會到的嗎?
路人好奇問一下。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