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月6日 星期六

邏輯方法

GRE寫作課上提到的...邏輯的三段論述(syllogism):
大前提(Major Premise) + 小前提(Minor Premise) -> 結論(Conclusion)
所謂的大前提,也就是理工科所認知的定理(Law),也就是在一段敍述中,必定成立的部分。然而這裡所指的必定成立,與發生的事實指的是不同的事情。
若 A 成立, 則 B 為真。(If A then B)
上面的敍述是理工科最常用來表示定理的一種形式,但由這樣的一個敍述中,並無法判斷 A 及 B 是否成立,只能知道如果 A 敍述是正確的,那 B 敍述也會是正確的--但是到目前為止,我們並不知道 A 是不是正確的。而所謂的小前提,正是有關 A 是否正確的描述。
從大前提以及小前提兩個敍述,我們就可以推出結論--亦即 B 到底是不是為真這一問題的答案。
典型的三段論述正是如下的流程:
1. 若 A 成立, 則 B 為真。
2. A 成立/不成立。
3. B 為真/不知其是否為真
要注意的是這樣的推論,只能在小前提成立時,推導出結論;若是小前提不成立,則無法推知結論。在一般日常論述中,這是很容易犯的謬誤之一。
實際的情況可能如下:
1. 若 A B 成立,則 C 為真。
2. A 不成立
3. 故 C 不為真
可以看到就算A不為真,但若 B 成立,一樣會導致 C 為真。這算是邏輯上所稱另有他因(Post hoc)的一個例証。

GRE所謂的分析寫作,有一個部分就是在分析文章中有關邏輯的謬誤,並加以批判。

2 則留言:

555 提到...

If A than B:than筆誤嗎?

Unknown 提到...

感謝指正,已修正。